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云南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古朴而浓郁的白族风情。在这个美丽的白族聚居区,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讲白语,身着白族服饰,但虔诚地信仰伊斯兰教,当地人把他们称为“白回”。 “白回”的渊源及文化表征 关于“白回”的渊源,学术界和民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白回”是历史上就一直生活在白族地区的回族穆斯林,有人认为“白回”是指改信了伊斯兰教的白族穆斯林,也有人认为“白回”是清末...
风水是文化,风水学是文化的学术研究,高等学府应是提供这种学术研究赖以进行的条件而不是庸俗附和、随波逐流,更不能将大学课堂变为宣扬个人神异能力或培植虚无主义的温床。 据报道,北京大学易学社邀请台湾风水人士搞了个讲座,尚未开始就已座无虚席,后来者只能坐地板或挤在角落里。从这种盛况,能理解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也能看到学界对风水的关注程度。但该报道相关内容告诉我们,这位人士是风水师,讲的是风水而不...
“非物质文化遗产滚滚而来的热潮中,我们在追究原因时应该反思:是因为我们离开它太久了,我们太想念它、太需求它了。我们急需要有一个热烈的环境去讨论、并有责任回答实践中所提出来的诸多问题。”由中国民俗学会与学苑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文化传统与民间信仰——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 民间信仰是文化有机体的重要构成 在《中国民...
张宗师始创,袁道长延续 北京东岳庙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该庙宇经过近700年历史的云烟,依然保持着昔日巍峨壮观的风采。据称在新中国成立前,东岳庙就失去了道士的踪影。当时间又过了60个年头,在国家各项事业迅速发展态势的催化下,2008年1月14日,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将道教请回了东岳庙,5月3日,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中国道教协会、北京市委、市政府,朝阳区委、区政府等...
道教以自身悠久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信仰仪轨等影响着我国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民俗在历史的发展中留有道教的影子,二者也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古代许多文人的笔记小说都对民俗中的道教因素有过记载,比如: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清代潘荣升的《帝京岁时纪胜》、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等,其中都阐明了道教对民俗的影响。道教对民俗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民间节日、民间神信仰、禁忌、...
祭天,纳西语称“美补”,是纳西族社会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隆重、文化内涵最为丰厚的传统仪式活动,也是东巴文化的重要构成。纳西民间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两句话,准确地表明了祭天在纳西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纳西美补迪”,即“祭天是纳西人最大的事”;“纳西美补若”,即“纳西人是祭天的子民”。祭天传统的初始,在纳西族创世史诗《崇般图》(《创世纪》)中有神话式的述源:崇仁利恩和衬红褒白从天上迁居到人间后,久...
大理在历史上留下的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元739年,皮罗阁所建的南诏国迁都太和城(即大理),大理便开始成为古代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后是我们更为熟知的段氏所开创的大理国时代。依偎苍山之麓,倚靠洱海之滨,大理的旖旎风光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还带给人无限的遐思。也只有在大理,才会有金庸笔下段誉和王语嫣的浪漫。 清晨,行走在大理古城的街道上,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历经时间涤荡的清澈。路旁潺潺的...
民间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民间信仰是普通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民间信仰经受了被阻挠、查禁,甚至被取缔的命运,伴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和社会的转型,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又有了很大的复兴,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社会适应性。 我国民间信仰60年来的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宗教政策的波动使民间信仰在其演变过程中也经...
有关伊斯兰教的斋月斋戒,还有一些历史故事和一个演进过程。 公元610年到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时期,斋戒尚未成为伊斯兰教的定制。由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在当时的阿拉伯社会里,早已存在有斋戒的习俗,某些宗教虔修者甚至终年夜间做礼拜,白日封斋。穆罕默德本人虽然有时也在某些传统纪念日封斋,但并未向穆斯林明确提出斋戒的要求。622年,他率领穆斯林迁移至麦地那后,为团结、争取当地的犹太人,...
噶玛噶举派在藏传佛教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派,它开创了藏传佛教历史上活佛转世制度的先河,在云南藏传佛教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噶玛噶举派约于11世纪末至13世纪中期传入纳西族地区。噶玛噶举派从创立者杜松钦巴开始便注重在康区的发展,在康南一带有很大的势力,该派自传入云南纳西族地区后,便得到木氏土司的大力支持,与木氏土司关系密切,因而在西部纳西族地区影响很大。 噶玛噶举派传入纳西族地区 ...
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民族博物馆,有一个神秘的展厅,它展示着来自遥远、古老的西南民族——彝族的宗教仪式生活,来这里参观的人们无不为其古朴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毕摩文化发出感叹。 彝族毕摩概念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广泛、富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古老民族。人口776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居少数民族第六位,并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其...
“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跳竹竿时,8根长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开一合,随着音乐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变换着图案,4-8名男女青年随着或快或慢的节奏,在交叉的竹竿中,灵巧、机智、自由地跳跃,当竹竿分开时,双腿或单脚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拢又急速跃起,并不时地变换舞步做出各种优美的舞蹈...
定亲 倘若小伙子与姑娘情意相投的话,小伙子必须告诉家长,然后请两名媒妁。她们是善于言辞,见缝插针的。穿着漂亮的花桶裙,戴着崭新的精制斗笠。用两条新毛包头上四个要好的槟榔到女方家“查”(查即试探女方父母对此婚事的态度)若女方家长辈开毛贴吃槟榔,则表示同意,接着双方就可商定放槟榔的时间及议价。时间多定于农历六月或八月的双日,象征成双成对。 放槟榔 媒妁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
在一些反映古代历史的戏剧和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古代人民行跪拜礼。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生活礼节呢?这要从古代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谈起。 我国在汉以前,还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连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过,所坐的东西比普通老百...
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选派未婚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往往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彝族的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完成的。在“抢亲”的头一天晚上,姑娘们向小伙子展开了猛烈的水战。姑娘们用泼、淋、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